[工作,它至少得,不會讓你一直不開心]
前陣子,朋友說:
在忙碌逼迫人的工作中,偶爾會想到你。
因此,分享一些我對於工作的看法,接下來,完全是我個人的想像、經驗與不合時宜的思考模式,看看笑笑就好。
-
本來,我會覺得,工作一定做會讓自己開心的!
實際工作幾年之後,發現與自己開了大玩笑,工作要開心基本上是天方夜譚。
想了許久,默默感覺到,應該是。
「工作,至少不會讓我不開心,尤其,不會一直很不開心。」
-
只要不至於一直很不開心,那就至少還有做下去的動力,如果感受到非常非常的痛苦,那倒底是所謂何事?
持續的不開心,會影響身心健康,慢慢的感覺到越來越多的無力感、疲憊感和負能量,陷入了惡性循環。
善良的人,往往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?還是抗壓性太差?其實,是這個公司生病了,讓每一個在公司上班的人都生病了,搞不好,根本就是這個世界生病了。
如果,這份工作真的生病了。
請你找到適當的機會,放棄治療這個公司。
-
我們可能都會羡慕令人稱羡的工作,諸如醫師、公務員等,在傳統思維中,白領與鐵飯碗是不用動腦就應該去做的工作。
做的好,做的開心的人,或不觀待自己感受的人,顯然如此。
可是,當你當了醫生,卻發現自己不愛看病、不喜歡接觸病人,甚至害怕看到血,當你考上了公職,卻發現不想過著那樣的生活,尤其,是做極其浪費時間與人生的事。
你該怎麼辦?
當你已經握有一手好牌,卻丟不出去。
就像你有滿手的順子,根本拆不出幾個對子湊合。
痛苦到,在下班之後,坐在便利商店,看著店員,羡慕他的工作。
你還不敢跟家人朋友說,因為他們會覺得你瘋了。
「是的,我再繼續做下去,就會瘋了。」
-
我想,工作至少要,不會讓我一直很不開心。
還有,絕不能影響到健康,畢竟,沒了這份工作,還有體力去找下一份差事。
不是提倡不工作,或感到不開心就換工作。而是。
「要想辦法學習開心的方法,要找到變得健康的思想。」